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
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【法】让-路易·博德里/文 李迅/译×让-路易·博德里,法国《电影手册》的编辑。李迅,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(中国电影资料馆)研究员、研究生部主任。译有《电影史:理论与实践》。×在这篇富于创意的文章中,让-路易· 博德里象本书中的许多人一样, 运用了一种类推法来扩展自己论点的内涵。博德里主张,...
View Article伍迪·艾伦中文参考文献
伍迪·艾伦中文参考文献王佳怡/整理 ×王佳怡,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在读。×本期的“参考文献”版块,我们着重介绍美国电影导演、编剧、演员、兼作家、音乐家、剧作家的伍迪·艾伦(Woody Allen),本名艾伦·斯图尔特·康尼斯堡(Allen Stewart...
View Article反怀旧——米歇尔·福柯谈电影三篇
反怀旧——米歇尔·福柯谈电影三篇【法】 米歇尔·福柯/著 肖熹 谭笑晗/译×这是法国思想家福柯主题接近的三篇重要电影评论,他结合1970年代几部有轰动效应的“怀旧影片”和帕索里尼的纪录片,分析了电影在塑造大众记忆过程中的作用。×米歇尔·福柯(Michel Foucault,...
View Article电影的时间
电影的时间【法】贝尔纳·斯蒂格勒/文,方尔平/译×贝尔纳·斯蒂格勒(Bernard Stiegler),法国著名哲学家、文化学者。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,现任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文化发展总监。方尔平,1984年生,北京大学文学硕士,师从董强教授,研究方向法国文化、电影美学。主要译作有《图像修辞学》、《罗兰·巴特》、《文化共存》、《电影符号学置疑》。...
View Article希区柯克的寓言化
希区柯克的寓言化【美】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(Fredric Jameson)/文 王逢振 余莉 陈静/译×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,美国文化批评家,对于影视文化研究,他连续出版了两本著作:《可见的签名》(Signatures of the Visible, 1990)和《地缘政治美学》 (The Geopolitical Aesthetic: Cinema and Space in the...
View Article“柏林学派”——一副拼贴画
“柏林学派”——一副拼贴画“Berliner Schule” – Eine Collage米切尔·鲍特(Michael Baute), 艾克哈特·克诺尔(Ekkehard Knörer),沃克·帕滕伯格(Volker Pantenburg)等/文 唐媛媛/译 刘慧/校...
View Article德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一期
德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一期唐媛媛/整理× 作者简介:唐媛媛,德国耶拿大学在读博士,媒体美学专业,研究方向:中德电影比较研究。已发表文章《新柏林学派——德国当代一支年轻的导演群体》(《电影评介》,2013年),正在翻译德文著作《电影分析基础教程》,预计将于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。 ×...
View Artic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