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Moviegoer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

中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三期

$
0
0

中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三期

王伟/整理

王伟,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在读博士,中文电影百科网站执行主编,研究方向为欧洲电影史。

电影史研究

  • 聂欣如.冷战思维和美国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建构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38-47.
  • 王婧雅.从摇滚乐到宇宙飞船——1970年代好莱坞声音“新浪潮”成因分析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58-63.
  • 黄献文.日本无声电影钩沉[J].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,2013,03:93-98+129.
  • 郦苏元. 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微观研究[J]. 当代电影,2013,02:68-73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沈弘. 《青花瓷盘的传说》——试论填补中国电影史空白的一部早期古装默片[J]. 文化艺术研究,2012,04:36-44+165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陈永祥. 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对“明星制”的突破[J]. 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,12:84-88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许航. 流行小报视域中的早期中国电影女星——以《罗宾汉》(1926-1929)为中心的考察[J]. 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2,04:45-51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闫凯蕾. 大众视野中渐显的早期明星群落[J].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2,06:32-38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周清平,周星. 论新中国电影风格演变[J].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2,06:20-25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厉震林,王晶. 论西方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当代电影及其文化分析[J]. 福建艺术,2013,01:23-27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吴雪杉.南京解放:历史、图像与媒介[J].文艺研究,2013,06:114-123.
  • 虞吉.“影像传奇叙事”范式的延续与扩展——基于《空谷兰》史实与本事、字幕本的史论研读[J].文艺研究,2013,05:90-96.
  • 甘凌.中国早期有声电影探索时期的电影声音创作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18-122.
  • 季晓宇.南通早期影剧业考(19191933)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14-121.
  • 徐文明.小报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关系建立及对早期电影放映情况的历史书写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79-83.
  • 张一玮.20世纪2040年代京津地区的德国电影传播状况[J].文艺研究,2013,05:81-89.
  • 孙晓天.早期中国电影在美国(19131949)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36-138.
  • 赵立诺.电影言说与历史场域的建构——19421945年中美电影合作实证研究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38-140.
  • 刘宇清.“威慑”研究:20世纪60年代美国眼里的中国电影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07-113.
  • 丁珊珊.纸上光影: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史书写[J].文艺研究,2013,05:72-80.
  • 沈艾娥.错位的“二次售卖”——论1920年代上海早期电影期刊的经营[J].文艺争鸣,2013,05:95-98.
  • 张华.姚苏凤与《每日电影》的是是非非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74-79.
  • 冯筱才.形塑党国:1930年代浙江省电影教育运动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05:80-92+154.

电影理论研究

  • 阿兰·巴迪欧,李洋.电影作为哲学实验[J].文艺理论研究,2013,04:180-194.
  • 肖熹.哲学家爱电影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55-157.
  • 陆兴华. 电影就是政治:朗西埃电影理论研究[J]. 文艺理论研究,2012,06:83-89.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
  • 颜纯钧. 电影:工艺技术与超验的主体[J]. 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2,12:65-69+87.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
  • 胡继华.穿越幻象——齐泽克为观察电影提供的一个视角[J].文艺研究,2013,03:16-24.
  • 韩琛,马春花.电影与恋物:劳拉·穆尔维的影像理论[J].文艺研究,2013,04:100-109.
  • 徐辉.吉尔·德勒兹的“大脑电影”——以阿仑·雷乃的《死之恋》为例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8:73-77.
  • 宣绍龙,苗欣.割裂、疏离和背叛——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当前银幕两性关系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82-184.
  • 陈晓云,缪贝.电影明星的身体呈现与视觉政治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27-37.
  • 汤姆·甘宁,梅峰. 叙事情境与叙事者机制[J]. 电影艺术,2012,06:116-122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郑雪来.再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及若干相关历史与理论问题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94-103.
  • 克谢尼娅·列昂基耶娃,罗姣.我们在哪里,看什么电影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79-184.
  • 李永东.悬搁历史意识的代价——评张英进《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———空间、时间与性别构形》[J].文艺研究,2013,10:143-150.
  • 贾云鹏.手机电影的互动式情节设计与交互接口研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48-54.
  • 洛里·帕尔默,芈岚.一触即发的阳刚之气:数字动作电影中的超媒介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9-48.
  • 龚艳.虚实之间:数字电影的表演、特效与审美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72-175.
  • 唐东平,朱尚仁,洪亮.数字化时代的铂钯印相工艺研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38-47.

国别电影研究

  • 肖腊梅.无条件的等级,有条件的和谐——谈美国种族电影与胡克斯的文化批评观[J].外国文学,2013,03:134-140+160.
  • 吴敏.电影与真人秀的“和解”——美国真人秀题材电影观念的嬗变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85-188.
  • 华艳红.东方主义与伊朗电影中的文化抵抗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94-197.
  • 饶曙光.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变化及其评价维度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52-57.
  • 胡谱忠.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63-67.
  • 王霞.让喜剧片创作成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——中国喜剧形态电影创作研讨会综述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35-138.
  • 赵小青.中国内地电视电影的生发与“终结”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69-73.
  • 周清平,龚越.21世纪台湾新青春电影文化转型[J].文艺理论与批评,2013,04:128-132.

 

电影创作

电影导演创作

  • 徐浩峰,吴冠平.武之美学器之精神——徐浩峰访谈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44-50.
  • 黄雷,姚睿,张卫,王宜文,张慧瑜.《愤怒的小孩》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43-52+205.
  • 薛晓路,杨远婴,陆绍阳,周黎明.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四人谈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37-42+202+206.

电影剧本创作

  • 托尼·库什纳,珞珈.林肯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20-77+194.
  • 昆汀·塔伦蒂诺,曹轶.被解放的姜戈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78-155.
  • 周防正行,徐怡秋.临终的信托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07-145.
  • 戴维·O.拉塞尔,张颖.乌云背后的幸福线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49-106.
  • 苏小卫.我写《萧红》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43-45+205.

电影改编专题

  • 托马斯·利奇,王钊.希区柯克和他的编剧们:作者论与改编权威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76-86.
  • 阿尔伯特·J.拉维利,高明聪.《米尔德丽德·皮尔斯》:一笔棘手的剧作财富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87-100.
  • 赵庆超,刘晓鑫.香港20世纪80年代以来聊斋题材电影改编论[J].同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76-81.
  • 刘畅.经典再生产及其文化症候——以“三笑”故事的电影改编为中心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01-106.
  • 范倍,程刚.从游戏到电影:试论电影化改编与游戏性表演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75-178.

 

电影导演研究

  • 鲁承临. 英文视阈下的小津安二郎研究简史[J].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2,06:65-71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尼古拉·帕尔采夫,罗姣.“电影是思想的激荡”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62-168.
  • 支菲娜,丁超.反叛之举性情之表武士之心——悼电影巨匠大岛渚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24-31.
  • 刘佳.黑泽明电影艺术创作的叙事策略[J].艺术百家,2013,04:201-205.
  • 李慧丰.东方禅思与西方意象的唱诗——影像艺术家比尔·维奥拉创作思想循迹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31-36.
  • 于莉,李安的电影人生[J].看世界,2013,3-4[被《新华文摘》2013(9)转载]
  • 向宇.文化中国的影像建构及其矛盾——论李安电影的中国想象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48-59.

 

英国青年导演研究专题

  • 王瑶.“老男孩”盖·里奇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68-72.
  • 张净雨.克里斯托弗·诺兰:建构谜题的电影大师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73-78.
  • 李玥阳.以“真实”为名——纪录片导演凯文·麦克唐纳及其电影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78-82.
  • 唐甜甜.埃德加·赖特: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82-85.
  • 滕威.美国化的英国片,或英国化的美国片?——乔·怀特名著改编三部曲的“混杂性”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86-90.

 

女性导演专题

  • 玛莎·M.劳森,芈岚.(生就女儿身的)电影导演何处觅踪?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4-19.
  • 曹娟.梦境与游戏:索菲亚·科波拉的电影世界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91-194.
  • 龚艳,蒉华芬.观看、体验与游戏精神——凯瑟琳·毕格罗的镜像言语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85-188.
  • 段婷婷.主流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性别编码——析安德里亚·阿诺德的电影世界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94-197.
  • 谢韩伟.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种女性表述——关于克劳迪雅·洛萨的电影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98-200.
  • 杨慧.新女性主义和男性新镜像——论苏珊娜·比尔五部影片中的性别美学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91-95.
  • 万萍.性别不是问题——谈河濑直美的电影观念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88-191.

 

华语老电影人专题

  • 李镇.严寄洲:绘就银幕野火春风——严寄洲电影的文本解析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29-34.
  • 李镇.再访严寄洲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35-39.
  • 于敏.王滨早期的艺术活动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23-133.
  • 徐如中.我没有厌倦,也并不服帖——和白穆谈艺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34-136.
  • 李江.论洪深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[J].南方文坛,2013,04:134-138.
  • 廖曙辉.王为一电影艺术观辑要[J].学术研究,2013,03:138-142.

 

电影批评

  • 肯特·琼斯,珞珈.无限空间的君王: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的《林肯》在探讨美国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156-160.
  • 哈罗德·K.布什,吉晓倩.历史学家怎样看待斯皮尔伯格的《林肯》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161-171.
  • 杰弗里·奥布赖恩,曹轶.南部之心——《被解放的姜戈》评论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172-175.
  • 豚鼠吉田,徐怡秋.脱离伊丹电影——周防正行的变迁与继承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59-161.
  • 周志强. 作为寓言的心理悬疑电影——《二次曝光》与新伦理焦虑[J]. 艺术广角,2013,01:47-55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袁庆丰.1930年代新市民电影的盛装返场——以2010年的《让子弹飞》为例[J].学术界,2013,04:185-195+290.
  • 袁庆丰.“新左翼电影”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的社会立场表达——以电影《钢的琴》为例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5:73-77.
  • 列孚.“影子”叶问——从北派南传看《一代宗师》咏春边缘化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53-56+2+206.
  • 尤陈俊.中国法治事业中的空间因素与性别因素——从《秋菊打官司》的角色隐喻切入[J].学习与探索,2013,03:73-80.

 

视与听批评

  • 隋兰,徐箭.积累的汲取——“观察生活”与表演创作教学札记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79-85.
  • 陈刚.影像的极致——与宋晓飞谈《一代宗师》的摄影创作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44-149.
  • 傅修延.听觉叙事初探[J].江西社会科学,2013,02:220-231.[被《新华文摘》2013(14)转载]
  • 彭碧萍.电影声音的数字化修复技术及发展前景探讨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22-127.
  • 郑嘉庆.精神世界的梦幻之旅——今敏作品声音创作研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15-24.
  • 王丹戎.主流电影声音的商业化制作——谈电影《建国大业》的声音设计及制作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64-78.
  • 雷伟,徐晨.论汉斯·季默的“现代化”电影音乐创作理念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2-7.
  • 于忠民.失范之象与修正之策——面向国内影视音乐创作症候的美学批评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61-165.

 

电影现状研究

电影创作现状研究

  • [美]霍华德·苏伯(HowardSuber).赵晶.致青年电影人的信——电影圈新人的入行锦囊(LetterstoYoungFilmmakers:CreativityandGettingYourFilmsMade)[M].北京联合出版公司·后浪出版公司,2013-4.
  • [美]迈克尔·布鲁姆(MichaelBloom).李淑贞.像导演一样思考(ThinkingLikeADirector:apracticalhandbook——apracticalhandbook).北京联合出版公司·后浪出版公司,2013-5.
  •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.魏俊彦.大师镜头(第二卷)——拍出一流对话场景的100个高级技巧(mastershotsvol2)[M].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3-4.
  • [日]下牧建春.电影布光技法——电影公开课[M].海人民美术出版社,2013-3.
  • [美]鲍比·奥斯廷(BobbieO’Steen).张晓元/丁舟洋.看不见的剪辑(TheInvisibleCut:HowEditorsMakeMovieMagic)[M].世界图书出版公司·后浪出版公司,2013-4.
  • [美]拉约什·埃格里(LajosEgri).高远.编剧的艺术——《霸王别姬》、《活着》编剧芦苇强烈推荐、用可信有力的人物,整合剧本中的戏剧因素(THEARTOFDRAMATICWRITING)[M].北京联合出版公司·后浪出版公司,2013-4.
  • [美]EricEdson.徐晶晶.故事策略——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[M].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3-5.
  • [美]肯·丹西格(KenDancyger)/杰夫·拉什(JeffRush).易智言等译/焦雄屏推荐超越套路的剧作法(ALTERNATIVESCRIPTWRITING:SuccessfullyBreakingtheRules)[M].世界图书出版公司·后浪出版公司,2013-6.

 

电影产业现状研究

  • 任孟山. 来自非洲的声音:瑙莱坞电影产业的崛起与启示[J]. 当代电影,2013,02:131-134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许秀云.

    美国电影进口配额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等[J]. 当代传播,2012,06:63-67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露丝·陶斯,苏锑平.电影产业经济学[J].艺术百家,2013,03:79-88+45.
  • 盛柏.欢欢喜喜又一年——2012年法国电影盘点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09-114.
  • 赵瑜.2012年英国电影产业综述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02-109.
  • 范志忠,吴鑫丰.2012年美国电影盘点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14-121.
  • 饶曙光.中国电影大变局与内生性增长[J].解放军艺术学院报,2012,04:20-25.[被《新华文摘》转载]
  • 刘汉文,张林明.2012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[J].当代电,2013,03:19-26.
  • 不二,翁旸.20122013贺岁档市场扫描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21-23.
  • 范炀,赵梦然.20122013贺岁档电影市场盘点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4-9.
  • 夏丹.我国3D电影票房预测实证研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60-64.
  • 袁梦倩,冯凝.2012年香港电影产业备忘录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93-97.
  • 杜泽宇.基于营销4C理论——对影片营销的思考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72-74.
  • 张卫,陈刚.类型电影的本土化——20122013贺岁档电影营销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7-20.
  • 单禹.产业链上下游的冲突与弥合——世界电影产业突进背景下发行商与放映商的互利共生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3-17.
  • 袁胜.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电影映前广告的经营策略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55-158.
  • 陆绍阳.顶层设计:中国电影发展的宏观构想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28-130.
  • 沈维琼.电影“中国梦”完满实现路径与方向专家研讨会综述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7:142-144.
  • 陈林侠.华语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及其作为核心的文化逻辑——以北美电影市场为样本[J].文艺研究,2013,04:82-91.
  • 金雪涛.我国电影产业链优化发展策略——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4:96-100.
  • 曹怡平.从控制到管理——电影作为媒介的美国经验及启示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47-154.
  • 刘琨.从商业大片的北美接受状况谈中国电影的海外之路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24-126.
  • 毕苏羽.与奥斯卡碰撞:华语电影“走出去”的体认与反思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26-128.
  • 潘可武.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(2013)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7:81.
  •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新闻通气会通稿(201319)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26-28.
  • 刘藩. 我国影院数字化十年:发展历史、现状及未来挑战[J]. 当代电影,2012,12:15-19.[被《新华文摘》2013(6)转载]
  • 朱玉卿. “院线制”实施十周年回顾与分析[J]. 中国电影市场,2013,01:19-23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  • 严郁郁.从万达集团并购AMC论全球电影终端市场变革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3:109-113.

 

电影批评研究现状

  • 焦雄屏的电影天地,焦雄屏,龙门书局,2013-3
  • 我的影评不撒谎,李星文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3-4
  • 影君子——周黎明的电影文化笔记,周黎明,龙门书局,2013-5
  • 光影道,莊澄,中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,2013-3
  • 木乃伊防腐指南,大旗虎皮/云中/Magasa,上海三联书店,2013-5
  • 看得见风景望不见爱情,孙小宁,2013-6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  • 柯蒂斯·斯沃普,犁耜.制造政治意义:当代德国电影的学术批评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4-18.
  • 施畅.真实的风景与风景的政治——中国电影海外批评的当下取径[J].文艺研究,2013,04:92-99.

 

电影审查制度研究专题

  • 张臻.法国电影审查与产业运营机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10-16.
  • 孙晖.浅谈德国电影的法律法规、审查制度及辅助金制度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17-23.
  • 李想.意大利电影从审查到分级制度的嬗变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24-31.
  • 李二仕.英国电影从审查到分级的演变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2-9.
  • 刘洋.佛朗哥时代的西班牙电影审查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38-43.
  • 魏博.波兰电影审查制度概述(1944-1989)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32-37.
  • 张璐.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的演变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44-49.
  • 唐建英.国内电影版权制度的建构:一种利益平衡的分析框架[J].电影艺术,2013,01:5-15.
  • 陈彦君.从台湾电影政策演变看台湾类型电影的兴衰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50-56.
  • 赵玉忠.略谈影视剧作片名与主创人员职责的行业惯例与规范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56-59.

 

电影教育研究

  • 洛朗·蒂拉尔,张颖.贝尔纳多·贝尔托卢奇的大师课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176-179.
  • 洛朗·蒂拉尔,张颖.吴宇森的大师课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69-173.
  • 陈宇. 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——从影视专业角度[J]. 当代电影,2013,01:8-14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3)转载]

 

电影学术动向

  • 赵卫防.当下电影批评的状态与趋势——中国电影评论研讨会综述[J].电影艺术,2013,02:158-159.
  • 刘琨.中美电影对话:历史、美学、创作与工业——第16期“电影学博士论坛”综述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41-143+2.
  • 周星.学术文化是支持中国电影的坚实力量——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成绩综论[J].当代电影,2013,04:144-147.
  • 胡智锋,王锟,刘俊,吴雁,余锫,李艳,兰瑜,郑智颖,杨晓漪,李一君,杨小玢,孙文玉,张倩,曾子龙.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43-151.
  • 胡智锋,刘俊,王锟,杨继宇,李磊,张陆园,张瑜琦,吴雪,林沛,扎西,别君红.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51-168.
  • 周夏.新时代:从民族文学到民族电影——“民族文学与电影”研讨会综述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39-142.
  • 王碧鹤,杨曼曼,林美琳.如何使毕业生迅速进入电影产业——北京电影学院第十一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论坛综述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103-107.

 

其他视听媒介研究

  • 庞井君.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[J].东岳论丛,2012,10:34-41.[被《新华文摘》2013(3)转载]
  • 尹家美,王稼之.浅析自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创作[J].文艺争鸣,2013,05:148-150.
  • 王家乾,苏大为,夏月悦.论长尾时代下微电影的四种商业模式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3,07:95-97.
  • 布莱恩·温斯顿,王迟.当代英语世界的纪录片实践——一段历史考察()[J].世界电影,2013,02:170-186.
  • 布莱恩·温斯顿,王迟.当代英语世界的纪录片实践——一段历史考察()[J].世界电影,2013,03:180-187.
  • 布莱恩·温斯顿,王迟.当代英语世界的纪录片实践——一段历史考察()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74-178.
  • 戴维·贺加斯,孙红云,李瑾.数字时代纪录片的发展趋势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66-72.
  • 余权,刘敬.情感控制及其方式——论宣传性纪录片的宣传策略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73-79.
  • 毛琦.让她们“说话”——女性电影中“口述”形式的社会价值与传播意义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87-91.
  • 张锦,姜水侠.汪流访谈录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96-103.
  • 陈墨,李镇.卢树坤访谈录[J].当代电影,2013,03:104-109.
  • 克里斯蒂安·维维阿尼,张潇.“真血”抑或混血?——类型与连续剧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89-192.
  • 若埃尔·奥格罗,曹轶.电视连续剧经济学——基本原则[J].世界电影,2013,04:185-188.
  • 冯巍.博弈与均衡:论中国电视剧的产业生态和文化生态[J].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,2012,04:67-71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1)转载]
  • 杨晓林. 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——兼论比较电影研究的价值与方法[J]. 电影新作,2013,01:63-68.[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影视艺术)2013(4)转载]
  • 夏国富.论萨格勒布学派的动画大师波尔多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25-30.
  • 聂欣如.中国动画本体美学:装饰的意指[J].艺术百家,2013,04:112-118.
  • 赵晶晶.幻想故事与动画电影——《阿拉丁》的文体学比较研究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4:86-92.

 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