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 年英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
2014 年英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陈晓雯/整理×陈晓雯(Hiu M. Chan),英国卡迪夫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博士在读。 后亚洲电影,媒体和流行文化研讨会Post-Asia Film,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Conference本会议是由《亚洲电影研究期刊》和亚洲电影研究联盟组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时间及地点:2014年7月14 –...
View Article中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三期
中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三期王伟/整理×王伟,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在读博士,中文电影百科网站执行主编,研究方向为欧洲电影史。电影史研究聂欣如.冷战思维和美国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建构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03:38-47.王婧雅.从摇滚乐到宇宙飞船——1970年代好莱坞声音“新浪潮”成因分析[J].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2013,03:58-63.黄献文.日本无声电影钩沉[J].武汉大学学报...
View Article黑色电影札记
黑色电影札记【美】保罗·施拉德/文 郝大铮/译×保罗·施拉德(Paul Schrader),美国最受尊崇的编导之一,生于1946年6月22日,代表作品有《步行者》、《深爱的你》、 《穿梭阴阳界》、 《苦难》、《立体谎言》 、《基督最后的诱惑》、《蚊子海岸》、...
View Article黑色电影的某些视觉主题
“黑色电影”的某些视觉主题〔美〕J·A·泼莱思 L·S·彼德森/文 陈犀禾/译×陈犀禾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影视艺术学博士,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。著有《电影语言学导论》、《中国武侠电影史》、《华语电影 : 理论、历史和美学》等,译有《电视制作基础》。 ×【译者的话】...
View Article被困框中:在黑色电影中伪造身份
被困框中:在黑色电影中伪造身份【美】马克·奥斯丁/文 潘源/ 译×潘源,影视学博士。曾在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任教近十年,现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。 著有《电影话语新论》、《尼基塔·米哈尔科夫》,译有《梦锁危情》、《冷山》和电影剧本《通天塔》、《两杆大烟枪》等。“每幅画都是一个爱情故事。” 弗里茨·朗的《血红街道》(Scarlet...
View Article《辛亥革命》:一次中国知识分子关于革命的浪漫想象
《辛亥革命》:一次中国知识分子关于革命的浪漫想象洪帆/文×洪帆,影评人,编剧,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。“死不是革命的目的,革命是为了改变命运。革命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,换取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。”——摘自2011年张黎导演电影《辛亥革命》(孙文台词)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俭让。革命是一场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...
View Article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
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【法】让-路易·博德里/文 李迅/译×让-路易·博德里,法国《电影手册》的编辑。李迅,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(中国电影资料馆)研究员、研究生部主任。译有《电影史:理论与实践》。×在这篇富于创意的文章中,让-路易· 博德里象本书中的许多人一样, 运用了一种类推法来扩展自己论点的内涵。博德里主张,...
View Article伍迪·艾伦中文参考文献
伍迪·艾伦中文参考文献王佳怡/整理 ×王佳怡,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在读。×本期的“参考文献”版块,我们着重介绍美国电影导演、编剧、演员、兼作家、音乐家、剧作家的伍迪·艾伦(Woody Allen),本名艾伦·斯图尔特·康尼斯堡(Allen Stewart...
View Article反怀旧——米歇尔·福柯谈电影三篇
反怀旧——米歇尔·福柯谈电影三篇【法】 米歇尔·福柯/著 肖熹 谭笑晗/译×这是法国思想家福柯主题接近的三篇重要电影评论,他结合1970年代几部有轰动效应的“怀旧影片”和帕索里尼的纪录片,分析了电影在塑造大众记忆过程中的作用。×米歇尔·福柯(Michel Foucault,...
View Article电影的时间
电影的时间【法】贝尔纳·斯蒂格勒/文,方尔平/译×贝尔纳·斯蒂格勒(Bernard Stiegler),法国著名哲学家、文化学者。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,现任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文化发展总监。方尔平,1984年生,北京大学文学硕士,师从董强教授,研究方向法国文化、电影美学。主要译作有《图像修辞学》、《罗兰·巴特》、《文化共存》、《电影符号学置疑》。...
View Article希区柯克的寓言化
希区柯克的寓言化【美】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(Fredric Jameson)/文 王逢振 余莉 陈静/译×弗雷德里克·詹姆逊,美国文化批评家,对于影视文化研究,他连续出版了两本著作:《可见的签名》(Signatures of the Visible, 1990)和《地缘政治美学》 (The Geopolitical Aesthetic: Cinema and Space in the...
View Article“柏林学派”——一副拼贴画
“柏林学派”——一副拼贴画“Berliner Schule” – Eine Collage米切尔·鲍特(Michael Baute), 艾克哈特·克诺尔(Ekkehard Knörer),沃克·帕滕伯格(Volker Pantenburg)等/文 唐媛媛/译 刘慧/校...
View Article德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一期
德文电影学术动态-第一期唐媛媛/整理× 作者简介:唐媛媛,德国耶拿大学在读博士,媒体美学专业,研究方向:中德电影比较研究。已发表文章《新柏林学派——德国当代一支年轻的导演群体》(《电影评介》,2013年),正在翻译德文著作《电影分析基础教程》,预计将于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。 ×...
View Article